本報記者 吳奕萱
4月26日晚間,長鴻高科發布2022年年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72億元,同比增長36.83%;受短期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影響,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1.80億元,同比略降2.45%。
公司表示,未來,隨著經濟復蘇及產能規模的持續擴張,公司盈利能力有望得到快速恢復。
(相關資料圖)
近年來,長鴻高科公司持續深化熱塑性彈性體TPES高端化發展,打通貫穿從BDO到PBAT可降解塑料上下游一體化全產業鏈條,構建“雙輪驅動”模式。作為國內第一批具備SEPS研發能力并具備產業化能力的企業,長鴻高科堅持以創新為核心,持續加強研發投入,2022年研發費用8617.53萬元,同比增加50%。
高端發力+技術研發領跑TPES賽道
作為TPES產品的重要供應商之一,長鴻高科已在高端化TPES產品及技術研發方面建立起強大護城河,當前產能位于全國第三,在該細分領域具有較強影響力,其中SEBS加氫技術更是達到同行業先進水平。2022年,公司持續優化產品結構,SEBS等高端高毛利產品營收顯著提升的同時,研發成果豐碩累累。
據悉,2022年,公司成功研發生產了發泡級新型乙烯-苯乙烯熱塑性彈性體材料ES系列全新高端產品ES217,并定制CH510、CH105等多個牌號,豐富了公司產品結構。對標POE鞋材,公司對相關領域的替代進行創新研發,當前小樣測試已得到滿意的結果,預計2023年將實現工業化生產,市場效益遠高于同類產品。此外,長鴻高科還正在加快推進醫用級關鍵原材料國產化、規模化,加緊研發醫用級SEBS。
同時,伴隨新能源汽車、大數據等產業的崛起,2023年TPE產品在汽車輕量化、充電樁線纜、光纜填充油膏等領域的應用開發將持續深化。長鴻高科堅持產品高端化、多元化、終端化戰略,目前公司已有10余家下游客戶將TPE材料用于汽車配件領域。
產能領先打造PBAT上下游一體化
生物降解塑料PBAT被認為是解決一次性塑料垃圾污染問題的有效途徑,華安證券曾預測,到2025年,預計我國可降解塑料需求量可到238萬噸,市場規模可達477億元。PBAT由BDO、PTA和己二酸AA合成。就原材料的可用性和成本而言,BDO是其中最為關鍵的原材料,1噸PBAT消耗約0.54噸BDO。據BDO產業鏈研究報道,2022年BDO缺口量在50萬噸左右。
2022年,長鴻高科做出戰略規劃,擬在甘肅慶陽投資建設天然氣深加工項目生產BDO,擬在廣西賀州投資建設碳酸鈣降解母粒項目,從而打通可降解塑料上下游一體化全覆蓋的產業布局,貫穿從BDO到PBAT、PBT產品;PBAT、PBT改性再到可降解制品的產業鏈條。
長鴻高科表示,隨著上述項目的逐漸落地,公司規模和產能將快速增長,產業鏈更加完整,圍繞產業的上下游整合能力進一步加強,公司綜合成本下降明顯,規模效益將逐步凸顯。當前廣西賀州項目所需土地已順利摘牌,正式步入開工階段。
另外,長鴻高科可降解塑料裝置可根據市場需求靈活生產PBAT、PBS、PBT等不同產品,同時具備擴鏈改性生產其它不同牌號產品的能力。2022年,基于原材料價格、利潤水平、市場供需、裝置柔性化具有通用性等因素綜合考量,主要安排生產高毛利PBT產品,實現整年營業收入占比超30%。
(編輯 何帆)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