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1月5日報道,美國政府高級官員表示,拜登政府即將公布一項國家戰略,首次要求對美國關鍵基礎設施全面進行網絡安全監管,明確承認多年來所采取的自愿方式未能確保美國免受網絡攻擊之害。
報道稱,這一戰略基于美國政府去年實施的有史以來第一批有關石油和天然氣管道的法規。去年,美國最大的一條油氣管道因遭黑客攻擊而臨時關閉,導致加油站排起長隊,令人擔心燃料短缺。犯罪分子對美國科洛尼爾管道運輸公司的攻擊使勒索軟件問題上升為國家安全問題。
據美國官員表示,由白宮國家網絡總監辦公室起草的這項戰略已進入跨部門——涉及20多個部門和機構——審批的最后階段,預計將在未來幾周內由總統拜登簽署。由于該文件尚未公開,透露此事的官員要求匿名。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的網絡安全問題專家詹姆斯·劉易斯認為:“這是與先前戰略的決裂,以前的戰略側重于以信息共享和政府與民間的合作作為解決方案。”
此戰略草案稱:“盡管在關鍵基礎設施網絡安全方面所采取的自愿方式確有改善,但缺乏剛性要求往往導致網絡安全監管前后矛盾,在不少情況下甚至導致監管不力。”
報道稱,此戰略呼吁將責任“轉移到那些未能采取合理預防措施來保護其軟件的實體”,同時該戰略也承認,再先進的軟件安全程序也無法防止所有漏洞。
美國國家網絡總監克里斯·英格利斯去年9月份在美國國家安全分析網站密碼簡報網站主辦的一次網絡安全會議上表示,監管必須更進一步,“就像在監管汽車、飛機、藥物和治療等方面所做的那樣”。(編譯/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