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在汪清縣復興鎮復興村的半山坡上,依托壯大村集體經濟五味子種植項目栽種的400多畝五味子長勢喜人,成片成區,蘊含著無限的生命力與希望。
復興村常住人口300余人,平均年齡55歲。盡管村民已全部脫貧,但未來鄉村振興的路仍不平坦。作為促進鄉村振興的主要抓手,復興鎮大力謀劃發展村集體經濟,增加集體收入,將其用于民生,反哺產業,讓村民共享發展成果。
在該村五味子種植區可以看到,一串串翠綠的五味子如寶石般掛在藤蔓之間,格外惹人喜愛。2019年,為發展村集體經濟,復興村爭取鄉村振興項目資金50萬元,流轉冊外耕地2.76公頃,種植了2.7萬棵五味子苗木,今年可迎來第一個盛果期,為該村的集體經濟增添一筆可觀的收入。
“如今,五味子種植已成為復興村特色產業的一大亮點,成了村民致富的‘金串串’。”復興鎮黨委組織委員施勇欣說,產業是發展的根基,要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不斷夯實產業根基,讓鄉村具有“造血”功能,才能激發農民自身的內在動力和蓬勃活力,實現鄉村振興。近年來,該鎮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體要求,統籌推進全鎮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推動農業提質增效、農村文明進步、農民增收致富,不斷提升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延邊晨報全媒體記者 張偉瑩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