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竇皓
“防撞護欄都檢查一下,看看有沒有問題。”
“老張,搭把手,拉一下這根鋼筋。”這兩天,在杭州余杭良祥路互通工程施工現場,作業人員穿梭忙碌著,搶抓工期。良祥路互通項目負責人感嘆:“工人們都很拼,按照時間節點分類推進、高效建設,確保按時建成通車。”
一個城市的新中心,必然往來通達,方便人才和資源聚集。因高架的建設,城市框架被完全拉開,因道路的織密,人、物資、信息的流通速度進一步加快。去年11月底,余杭區委主要負責人帶隊檢查項目推進情況時,提出“要提高政治站位、要強化頂層設計、要強化服務保障”等三大要求,對標群眾日益增長的出行需求,確保項目早建成、早見效,讓廣大人民群眾早日共享“交通暢達工程”建設成果。
“良祥路互通通車后,良渚區域的車輛可通過互通上下運溪高架,快速往來未來科技城及臨平區。”余杭區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不僅能進一步完善沿線路網結構、提升城市通行能力,還能有效帶動良渚片區相關地塊開發以及同未來科技城、臨平區的聯動,從而實現周邊區域交通上的內暢外聯和經濟上的協同發展。
與此同時,作為運溪高架連接杭長高速樞紐的瓶倉互通,也在緊鑼密鼓地推進建設中。眼下,工人們正在抓緊建設,為瓶窯片區居民出行提供更多選擇。
2022年,余杭啟動杭州城市新中心建設,要站上杭州“中心城市”位置,余杭區的交通布局必然要跟上“中心級”。在“新中心”的廣闊版圖上,交通可以說是生命線,連接著城市的各項社會經濟活動,支撐起城市發展的脈絡,并成為拉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媒介。在“交通暢達工程”大背景下,余杭區交通運輸局通過對地鐵軌道交通、干線公路、城市快速路網等方面的建設,進一步匯聚人流物流、優化資源配置,全面拉開全區交通“四梁八柱”的整體框架,勾勒出城市新中心發展新格局。交通改善最終落腳于經濟社會民生。暢達交通,不僅讓市民朋友擁有“出則通達從容,進則暢通無阻”的出行體驗,更為區域經濟的發展插上更硬、更快的翅膀,讓城市更美好。
“隨著余杭區經濟產業的快速發展,對路網快速對接的需求也不斷增強。待這兩個互通建成后,將在杭州建設都市可達、全市快聯、多心加密、組團互通的綜合交通網中發揮重要作用,推動余杭區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同時加速帶動余杭區以及周邊區縣的經濟產業鏈發展,對建設杭州城市新中心、完善杭州城市路網、串聯杭州都市圈具有重要意義。”余杭區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對標城市新中心,余杭將加快建設地鐵5號線西延(老余杭站)、10號線二期三期、12號線一期等地鐵軌道項目以及文一西路西延、留祥快速路西延、杭州中環余杭段、良睦路等快速路和城市骨架路網,推動文一西路互通、杭徽高速余杭入城口、瓶倉互通等年內竣工,實現運溪高架與杭徽、杭長高速無縫貫通。
標簽: 杭州余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