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蘇軾的一首《食荔枝》道出了多少人對荔枝的愛,晶瑩剔透的果肉,入口香甜多汁,但凡吃上一顆那一時半會就不會輕易停下往嘴中送荔枝的手。現又逢荔枝季,連北方街巷的兩旁都有不少賣荔枝的,今年的價格也很是便宜,特別是妃子笑。
本以為買到了便宜的妃子笑是占了便宜,但在廣東朋友的科普和推薦后才知道這么多年的荔枝算是白吃了。 妃子笑基本從未入過廣東人的眼,人家一般都不會買來吃,也就在一些不產荔枝的地方被當做寶。
對于吃荔枝這件事,其實也是存在鄙視鏈的,在六大荔枝品種中妃子笑真的是墊底的存在,建議大家了解一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一品種的荔枝就因此詩而得名“妃子笑”。這妃子笑主要產自海南、廣東、廣西、四川一帶,屬于中早熟品種,通常在五月份中下旬上市,其外殼主要偏青綠色帶有小部分的紅色,果子拿在手里會感到有些刺刺的。
妃子笑的果肉吃起來飽滿多汁,果味比較濃,核是很小顆的,但入口甜中帶些微酸,有的吃起來還會有一股澀感,特別是還未徹底成熟因著急上市的果子,口感會更差,這也是妃子笑在這六大品種里墊底的主要原因。
白糖罌是中早熟荔枝里的翹楚,在五月份下旬上市,主要產自廣東茂名的高州、電白等地。其栽培的時間也不算短,也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了。白糖罌又名蜂糖罌、中華紅,它的特質都被充分的總結在了這三個名字中,果皮相比很多其他品種的荔枝要鮮紅許多,皮上沒有刺,看起來呈平滑的龜裂片,但摸起來微微有些小突起的手感。
其果型圓潤,果皮較薄,乳白色的果肉入口爽脆清甜,有清香的蜜味,吃起來就像是含了一小口蜂蜜或是白糖一樣,但不足之處就是果核偏大,所含的汁水也偏少一點。
到了六月下旬糯米糍正式成熟上市,其主要產自廣東、廣西一帶,這一品種還分為紅殼大果和黃殼小果,不過市面上售賣的基本都是紅殼大果。糯米糍的果實形似扁心形,個頭偏大,果皮呈大紅色略帶蠟黃色,龜裂片有明顯的突起,但摸起來并不扎手。
它的果皮也比較薄,果肉看起來是乳白色但又有些晶瑩剔透的感覺,故而在古代也被稱為“水晶丸”,其入口清甜多汁,肉質肥厚滑嫩,果核也很小,吃起來很是過癮。
桂味荔枝和糯米糍其實難分高下,都屬于中晚熟品種里的佼佼者,廣東是它的主要產區。想要辨認桂味荔枝也很簡單,它是中等大小的圓球狀果型,淺紅色的果皮,皮上帶有尖尖的小果刺,拿起來略微有些扎手,中間還有一道明顯的縫合線,果皮薄而脆,所以桂味荔枝的果皮特別好剝,沿著縫合線輕輕一掰就開。
桂味荔枝果如其名,吃起來有種淡淡的桂花味,很有特色,果肉入口后嚼起來清脆而鮮甜,甜度是很多品種都望塵莫及的,但香甜卻不膩,汁水也很多。整顆果肉雖不如糯米糍的那么大,但肥厚程度并不低,它的果核也極為細小。
待桂味、糯米糍這些中晚熟荔枝退場后,作為晚熟代表的仙進奉開始交接上市,仙進奉被譽為“荔枝皇后”,曾被作為貢品進奉給康熙皇帝品嘗,又因產自廣東增城仙村鎮,才因此得名仙進奉。
仙進奉這一品種的果實外觀猶如一顆愛心,色澤也是鮮紅色,果皮厚而韌,外表雖有粗大的突起但不會扎手,個頭也較大。去皮后的仙進奉,果肉看起來晶瑩剔透,入口有很濃郁的蜜香味,嚼起來嫩滑多汁,清甜爽口,果核也很小,可以說是完美結合了桂味和糯米糍荔枝的優點。
掛綠素有“荔枝界愛馬仕”的稱號,品質高、價格也十分高昂,曾有一顆甚至被賣到了55萬一顆的天價,直接創造了吉尼斯世界記錄成為世界上最貴的水果。現今的價格也在幾百上千一斤,并多會按顆來售賣,之所以掛綠能被賣的這么貴,主要還是因為物以稀為貴。同樣產自增城的掛綠在清代也是宮廷貢品,不過在嘉慶年間掛綠樹被砍到只剩一棵,如今的四千余株都是由母樹嫁接來得。
掛綠荔枝正如其名,不但在果蒂處帶有著一顆黃豆大小的綠色果粒,整顆荔枝還呈七分鮮紅,三分微綠,荔枝上面還纏繞有一圈明顯的綠線。果皮平滑,不帶尖刺,果肉入口爽脆細膩,味道十分清甜,有濃郁的果香味,還有一絲特殊的幽香,果核也是很小的。
據說掛綠相比其他品種的荔枝,最大的特別之處在于它凝脂而不溢漿,剝殼后拿紙巾包裹一夜后,紙張仍是干爽不濕潤,汁水仍緊緊的被包裹在果肉內,品質可謂極優。
荔枝的品種還有很多,像無核荔枝、荔枝王、桂花香、三月紅、黑葉、白蠟、圓枝、雞嘴荔、玉荷包等等,其實每一種荔枝都有它的獨特之處,每個人都口味也都不一樣,所喜歡的荔枝品種自然也有不同,只不過以上六種是大眾喜愛度相對高一些的。你最喜歡哪個品種的荔枝?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每日更新美食菜譜和市井生活,關注我,享受舒適生活不迷路。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