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力挽狂瀾!這場雙向奔赴的互助,獨屬中國!
前期
受臺風“杜蘇芮”影響
(資料圖片)
我國多地出現(xiàn)暴雨,甚至特大暴雨
面對嚴重洪水災情
群眾生命受到威脅
全國各方救援力量集結
他們跨過積水、越過洪流
共同守護著群眾平安
7月29日,武警福建總隊泉州支隊官兵在泉州市洛江區(qū)羅溪鎮(zhèn)轉移受困群眾。新華社發(fā)(潘宇 攝)
武警被急流沖倒仍緊抱孩子
社區(qū)居民為被困乘客提供免費食宿
子弟兵連夜奮戰(zhàn)筑起阻隔沙墻
災區(qū)群眾為救援隊員準備食物
救援隊員以肩為梯
幫助被困群眾爬出房屋
武警出動全地形車搜救受災群眾
退伍軍人從2樓跳入洪水
下潛十余次為救援隊開門
這一幕幕雙向奔赴的互助
獨屬中國!
“中國式”救援速度
“看到了部隊,我們就看到了希望!”
災區(qū)群眾感慨道
暴雨山洪致山區(qū)道路坍塌
危難之際
人民子弟兵
用不到兩小時
架起重型支援橋
打通進入災區(qū)的通道
人民群眾歡呼
為中國式救援速度點贊!
防汛救災的“銅墻鐵壁”
“人在堤就在!”
東北鐵漢哽咽出聲
800余名官兵
與當?shù)卮迕?/p>
35個小時
10余萬個沙袋
筑起一條兩千米的防洪大壩
保護了5個村莊
帶來滿滿安全感!
“消防員叔叔,你不怕掉下去?“
被護住斷崖內(nèi)側的孩子擔心地問道
盤山路上
處處是險路
消防員站在最危險的邊緣
用身體圍成“人墻”
筑起安全防線
孩子們挨著山體有序通過
消防員叔叔不怕掉下去嗎?
怕!但更怕孩子們掉下去
“怕”是本能,而“不怕”是一種選擇!
“有沒有人啊?有人嗎?”
翻山越嶺
趟水過河
一次次逆行
一聲聲呼喚
將人們轉移到安全區(qū)域
8月5日,從安置點回來的北京市房山區(qū)青龍湖鎮(zhèn)口頭村村民高大爺領到生活物資準備回家。新華社記者張晨霖攝
“后浪”應有為
洪水退去遍地淤泥
居民互相幫忙清理家園
受災群眾看在眼里
00后戰(zhàn)士們
連續(xù)作戰(zhàn)不卸甲
忙完搜救轉移
又揮舞著鐵鍬
幫忙清淤消毒
“咱這些小戰(zhàn)士真沒我那孩子大,
但是他們不辭辛苦。”
時代瞬息萬變
孩子終將成長
少年強則國強
中國青年是崛起的一代
他們勇?lián)鷩抑厝?/p>
一路向前
軍民魚水情
“就想讓大家吃口熱乎飯”
周口大姐切著手中的菜說
救援人員日夜不停奮戰(zhàn)
泡在洪水中吃東西充饑
大雨中簡單就餐
百姓破防
志愿者 獲救者
紛紛端起鐵鍋大灶
做上一頓新鮮的飯菜
表達對他們的感恩
中國式“硬核投喂”
“咱都是一家人!你拿兩個!”
子弟兵完成救援后
百姓們拿出自家的糧食
追著“投食”感謝
子弟兵撤離時
硬核“投喂”和“攔網(wǎng)”同時上演
完美詮釋了“軍民一家親”
綜合 新華社 人民日報 央視等(張 俊 文建美 徐嘉儀實習生)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