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中新網長春8月22日電 (高龍安)以“共享新機遇,共謀新發展”為主題的第三屆東北亞地方合作圓桌會議22日在吉林長春召開。中國、朝鮮、日本、韓國、蒙古國、俄羅斯等國家的政府官員參會,各方就進一步加強新時代東北亞地區交流合作深入交換意見,達成廣泛共識。
8月22日,第三屆東北亞地方合作圓桌會議在吉林長春召開。高龍安 攝東北亞地區是全球三大經濟增長中心之一,也是地方政府間合作較為活躍的地區。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袁敏道介紹,2022年,東北亞地區國家GDP總量達27萬億美元,占全球近30%,事實證明,一個和睦、互信、團結、穩定的東北亞符合各國共同利益和國際社會普遍期待。
袁敏道表示,東北亞各國地方在數字經濟、智慧城市、綠色低碳、健康養老等領域有著深化合作的廣闊空間和現實需求。期待各方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在推進互利合作方面持續發力,推動東北亞地方合作邁上新臺階。
“活躍的交流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來說都是重要的機遇。因為這不僅僅是文化和學術的交流,也能大幅度增加貿易的機會。”中日韓合作秘書處副秘書長白范欽表示,東亞地方政府交流的大門是敞開的。
日本駐沈陽總領事片江學巳在致辭中表示,東北亞地區“互惠關系”的建立取決于地區之間雙向交流的增加。不僅在經濟方面,在人文交流等領域東北亞地區也正以非常活躍的方式向前發展,地方政府主動敞開大門的時代已經來臨。
“近年來,俄羅斯高度重視發展區域間伙伴關系。”俄羅斯駐沈陽總領事契爾年科表示,得益于地理位置臨近、經濟結構互補、邊境人文合作經驗豐富的優勢,俄羅斯與中國東北地區,尤其是吉林省建立了密切聯系。目前,吉林省有11個城市與俄羅斯地方結好,雙邊合作的地理區域不斷擴大。
當天,會議發布了成果性文件《長春宣言》,其中包括共同激發東北亞地區嶄新活力,共同推動東北亞地區產業合作,共同完善東北亞地區雙多邊機制,共同拓展東北亞地區友城內涵,共同深化東北亞地區人文交流等五個方面。各方一致同意,第四屆東北亞地方合作圓桌會議于2025年第十五屆中國—東北亞博覽會期間在吉林省長春市舉辦。(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