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8月23日報道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8月21日報道,世界衛生組織(WH0)新任首席科學家杰里米·法勒敦促各國針對20種最危險病原體共享疫苗、診斷和治療方面的工作,以避免在新冠疫情危機最嚴重時因獲得應對措施的機會不平等而留下的“深刻傷痕”。
杰里米·法勒表示,隨著各國衛生系統仍在從大流行病的影響中恢復,國家之間“必須相互理解”,以確保更好地做好準備。他補充道:“不要等到危機爆發時才建立更好的系統——等到(下一場大流行病到來)時,你才剛剛轉動鑰匙,那就太晚了。”
法勒表示,專家們絕不能“因為迷人的未知病原體而忽視已知的病原體”。世衛組織針對埃博拉病毒、馬爾堡病毒和蜱傳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制定了完整的研發“路線圖”,但對寨卡病毒、裂谷熱和“X病原體”(一種尚未出現但有可能導致大流行的傳染?。┻€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資料圖】
法勒還呼吁將藥品生產從人口眾多的國家轉移到其他國家,因為這些國家“不可避免地首先要照顧本國國民”。他列舉了丹麥、盧旺達和塞內加爾等較小的國家,這些國家可以“在一周內”為本國國民提供藥品,然后在“危機時期”出口多余產出。
法勒上任三個月以來首次接受報紙采訪。他表示,世界面臨著一系列健康挑戰,即人口老齡化、患病人口增加以及衛生工作者隊伍減少;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造成的狀況;青年失業和不平等等經濟趨勢引發的衛生危機。
法勒表示:“如果我們不在21世紀解決這些關鍵驅動因素,我們將面臨更多挑戰?!狈ɡ赵鴪陶迫蛑l生機構英國惠康基金會長達十年。
他說,另一個巨大的風險是醫療衛生隊伍“處于崩潰的邊緣”,他以英國國民保健署為例,該機構的運營問題“被愿意超負荷工作的員工隊伍所掩蓋”。
他說,有關衛生部門改革和資金的爭論掩蓋了這樣一個事實,即“當你要求員工超負荷工作時,該機制會崩潰”,而“全球衛生工作者隊伍已經瀕臨崩潰邊緣”。
法勒表示,他仍然對有關新冠病毒起源的所有假設持開放態度。他表示,對三年來積累的證據的解讀表明,“實際上自然起源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法勒說,世衛組織應該更多地作為改善全球衛生狀況的舉措的公共“指揮者”,而不是在組織內部管理這些舉措。
盡管新冠病毒暴露了各國政府在如何應對全球性暴發的傳染病問題上的緊張關系,但法勒表示,世界正在“許多方面趨于一致”,并列舉了耐藥性以及心臟病和肥胖等非傳染性疾病的問題。“影響一個國家的問題,將越來越多地影響到每一個國家”。(編譯/張琳)
責編:海聞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