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參考消息網3月10日報道彭博新聞社網站3月7日刊文,題為《中國的經濟反彈至關重要,不管幅度如何》。
文章認為,穩重可能是一種被低估的品質。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算不上雄心勃勃,但也不一定就要意義非凡。只要其表現有所改善,就都是受歡迎的,并有助于穩住全球經濟。
在當局調整防疫措施、帶動強勁增長之后,中國今年設定的增長目標為5%左右。這一數字略低于此前所預期的5.5%。有人認為,既然疫情不會再拖累商業發展,難道中國不應該把目標定得更高?不一定。如果能夠實現或接近這個新目標,就稱得上一個合理的結果。
這樣的復蘇或許并不令人興奮,卻足以展現減速與衰退的區別。我們是否忘記了之前“要是中國能夠開放就好了”的期盼?現在它開放了。如果批評者非要復制中國在本世紀初或者過去十年的速度,那是不現實的。
文章指出,該預測數字有兩個作用:一是有助于打消關于中國需要收緊貨幣政策等猜測,二是如果增長超過預期將有助于提升當局的公信力。此前,一些經濟學家給出的預測數字接近5.5%,彭博社的預測為5.8%。
在世界很多地方,通脹顯然還沒有被打倒。歐洲對物價螺旋式上升的恐懼是最大的。你可以理解這種焦慮——其他主要經濟體的重新開放都伴隨著通脹激增。而目前,中國的物價上漲幅度為2%左右,還比較溫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