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疾病復診免掛號費?
【資料圖】
跨科室就診是否適用?
預約流程怎么走?
……
11月1日起,福建省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全面實施“一號管一流程”門診掛號新政。(此前報道:11月1日即將開始!福建掛號就診模式有變!這些情形不再支付二次診查費!)
如今半個多月過去,這項旨在簡化就醫流程、減輕患者負擔的舉措,究竟帶來了哪些改變?記者走訪多家醫院,為你梳理新政紅利與實操要點。
0元復診掛號,快速操作享福利
近日,在福建省婦幼保健院兒科,市民陳先生拿著孩子的肺部檢查報告,順利找到其他醫生復診時,真切感受到了新政的便利:“孩子做檢查后換醫生看報告,居然不用重新掛號,太貼心了!”
此前,陳先生的孩子因懷疑肺炎就診,兒科主任醫師、福建衛生報健康大使林海開具了肺部檢查單,并特意告知他:“就算我下班了,你拿著報告找其他兒科醫生看,都算同一病程,免掛號費。”這份提前告知的安心,讓陳先生少了后顧之憂。
同樣享受到福利的還有市民李女士。前些天下午,她領著上午滴完散瞳藥水的孩子,來到福建省級機關醫院眼科復診。
眼科副主任醫師、福建衛生報健康大使林泰南刷過醫保卡后,電腦屏幕立刻彈出復診提示框,快速翻閱病歷確認后,他點擊“門診續診號”并告知李女士:“現在有新政支持,這次復診不收取掛號費了。”突如其來的驚喜,讓李女士連連點贊。
作為醫院門診部主任,林泰南表示,醫院在10月就完成了全院電腦收費系統升級,為新政落地鋪路。
“其實新政推行前,遇到患者拿報告復診,我們一般都會免費解讀。”林泰南補充道,而此前沒有明文規定時,收費系統是“掛號即計費”,診察費與掛號直接掛鉤,若患者需要開藥,還是得重新掛號。如今有了政策依據和系統支撐,復診患者免掛號開藥的流程得以實現。
復診可以隨意插隊嗎?
新政初行,不少患者對復診流程感到困惑。福州的林女士攥著剛拿到的報告單,在福州大學附屬省立醫院神經內科診室外徘徊良久:“不是拿了報告能直接找醫生嗎?看大家都在排隊,實在不好意思插隊。”
咨詢導診臺的護士后她才知曉,復診看報告雖免掛號費,但仍需走預約流程,與普通號患者共同候診。
“我們兒科呼吸道疾病患兒經常需要做檢查,我們一般會采取‘隔三插一’模式,在三個初診號中穿插一個現場預約的復診號患者,力求平衡兩類患者需求。”林海表示,得益于預約制的推行,新政實施后整體就診秩序井然,診療工作未受明顯影響。
記者了解到,目前各醫院復診預約方式多樣,除現場預約或加號外,患者還可自行通過小程序、線下窗口、電話預約。
▲省立醫院候診區
這些認知誤區要避開!
由于新政推出不久,一些患者對政策規定仍存在認知誤區:有人以為掛一個號能當天看遍所有科室,有人覺得和既往疾病相關的復診都不用掛號,其實這些理解都不準確。
省立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醫師魏永寶告訴記者,“一號管一流程”有明確界定:患者一次就醫從掛號、就診、檢查檢驗到取藥,原則上只掛一次號。
若檢查結果無法當天回報,攜檢查報告在同一疾病至同一院區、同一科室、同一級別或下一級別醫師處回診,可免二次診察費。
該政策還有時間限制,要視具體病情而定,且不適用于跨科室就診。
作為“先診療后付費”后的又一惠民舉措,該政策的核心是讓“掛號費跟著診療流程走,而非跟著就診次數走”。目前全省二級以上醫院已完成系統升級,便民紅利持續釋放。
不過,這場關乎千萬患者的掛號變革要想真正落地見效,既需制度持續完善,更需應對醫護操作習慣與患者認知層面的雙重挑戰。
唯有避開“一次掛號管短期所有就診”的誤區,減少不必要的糾紛,才能讓患者真正享受到便捷、規范的就醫服務。
標簽: